笔下“骄阳似火”,童心“入木三分”!南京成语大会萌娃画成语“活灵活现”
被阅读次数: 19451 发布时间: 2017年07月24日 16:45

源自王羲之的入木三分、李白《长干行》的青梅竹马、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的怡然自乐……当南京人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,被不到10岁的娃娃们解说得活灵活现,你且不着急感叹!刚刚过去的周日,他们还创作了一幅幅图画,描绘少儿眼中的成语经典,被评委点赞画得“入木三分”“活灵活现”。

7月23日,南京市全民阅读办、建邺区委宣传部、南京晨报主办,大众书局特别支持的南京成语大会“童画成语”专场,在建邺书房举行。来自各所小学幼儿园的小画家们不畏大暑“骄阳似火”,赶至书房静心作画,在统一时间内,呈现各自心中的成语故事。




郭厚若小朋友和她的”青梅竹马“


15所学校孩子踊跃报名作画

品味金陵书香,感受成语之美。自7月启动起来,南京成语大会“童画成语”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位于建邺区的新城小学、位于玄武区的科睿小学、锁金一小,汉江路小学、香山路幼儿园等多达15所小学、幼儿园的孩子们踊跃报名参与其中。

活动要求高、时限短:不到一小时的工夫,围绕不同成语故事,现场创作构图,还需上台“自圆其说”。不过,现场所见:这些都难不倒才思敏捷的南京娃娃们。

活动在南京雨润大街99号建邺图书馆三楼建邺书房举行。作为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精心打造的全民阅读样板、公共文化示范点项目,今年4月新开放的“建邺书房”,一张长条木桌、一把木椅、一杯清茶,台下几排木质的课桌,几个月来,已迎来言恭达、吉狄马加等多位文化大咖;木质镂花的门窗屏风、古朴生香的文玩雅件、精雕细琢的书架台案,这处古色古香的书房,受到附近居民的热捧;每次文化的碰撞,现场都坐满了人,连过道里也站满慕名而来的听众。

而位于其楼下的大众书局·南京河西CBD店,则由知名建筑设计师陈卫新老师设计,一楼为图书、精品售卖区和儿童阅读空间,二楼为咖啡区和沙龙区。自开业以来,周边的社区居民不少已成为该店的忠实读者和会员,每周末定期在大众书局·奥体店举办的名家签售、读书沙龙等,主题缤纷多彩,成为建邺区的新文化地标;此次“童画成语”的精美奖品,也由大众书局特别支持。



酷暑里就画“骄阳似火”

周日高温,汗流浃背40多摄氏度的天气,对爱成语喜欢画画的孩子来说,全然不是问题。

距开赛还有一个多小时,来自城市东西南北的小学生背着画夹,已相继赶到建邺书房等候;二十九中天润城分校的刘芮彤在妈妈陪同下,一早花了一个多小时坐地铁,辗转从江北到河西参赛;南湖二小的仉贺羽在心里酝酿许久,纠结到底画什么成语好,被昨天酷暑天气启发,进门告诉主持人黄益,“就画‘骄阳似火’”!

当天有不少成语大会的粉丝闻讯而来,不为作画拿奖,只为在这燥热的酷暑里,来书香之地,感受成语之美。

比如在爸爸陪同下到场的郭雨晨,目前还是一年级小学生,原本是受成语大会吸引,打算在旁看看,“跟大哥哥姐姐们学习!”看到大家开始作画,也忍不住“手痒痒”,要了纸笔,打算创作心中的“骄阳似火”。




一等奖获得者是枚“小画痴”

经活动评委会现场点评和终评,大会共评选出一等奖1幅,二等奖2幅、三等奖3幅以及优秀奖11幅,当天第一个到书房候赛的海英小学7岁女生郭厚若,以一幅《青梅竹马》,被评委公认有想法、最灵动,获得唯一的一等奖。

“以前和孩子聊过李白的《长干行》,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 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”妈妈张红艳告诉记者,郭厚若自小爱画画,“上书法课发个背包,她拿起笔,就在包上画起来。”这枚2009年底出生的“小画痴”到外面出游,看到什么都取笔即画,对“青梅竹马”这个成语,今年7岁的她虽还不是很懂,但在孩子眼中,“就是两个小朋友,关系从小友爱。”因此她笔下的“青梅竹马”,用评委之一、大众书局副总万文杰的点评来说,“每个元素都体现了青梅竹马”。画中男孩与女孩之间捧了一颗心,各自牵了一只小狗,狗之间还在互相打招呼;水中有亲密的海马、窃窃私语的金鱼,还有手拉手一家三口的水母,其他评委也认为,“‘青梅竹马’是我们看后不约而同地被‘戳中’的少有的佳作。”评委公认,“青梅竹马”画面干净、简洁,创意独特,充满了爱。




评委“难分伯仲”“忍痛割爱”

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对语言的‘吸收能力’最强。”大会评委之一、南京晨报文化部主任常芬点评说,即便是“量体裁衣”这同一个成语,由想法天马行空的小选手们画来,都能给出不同的精彩构图。

“一把大剪刀上来就夸张,夺人眼球,表情也生动。给看画的人留下深刻印象。”评委们对锁金一小张家玮的“量体裁衣”印象深刻。莫愁新寓小学的王蓉佳带来一整套画笔,“一直爱画,也跟老师学习。”常芬表示,她画的“鸟语花香”色彩浓郁,花朵用色饱和,“配色花心思”。

今年上幼儿园中班的邰可宜是当天年龄最小的选手,坐在书房第一排画画,小朋友丝毫不见紧张慌乱,把王羲之喜欢鹅这一元素也纳入画中,上台说起“入木三分”的成语故事,神态可掬,咬字清晰,获得现场大小观众的热烈掌声。

“作品可圈可点的很多,挑选其中的作品很为难,能看出对成语故事的渊源都做了扎实准备。”评委万文杰以邓抱玉小朋友的“对牛弹琴”为例,为了突出牛的不解风情,画上的牛还“哞”地“叫”了一声,“如此生动的表现,说明小选手充分理解了成语背后的典故。”万文杰点评。

主持人黄益被仉贺加画的那幅“卧虎藏龙”吸引了,“为什么这样画?有什么讲究?”小朋友的回答很简单,指了指天上的龙,又指了指丛中的虎,“明白了吗?”引得台上台下一片笑声,纷纷夸赞“想象力深刻又生动”。

大会结束后,到场观看比赛的家长们意犹未尽,“希望这样的文化活动多多举办,孩子既能从中更深刻地学习到老祖宗传承的智慧,也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新伙伴”。

评委们对孩子们的精彩画作,以“难分伯仲、忍痛割爱”两大成语概括。

大会联合主办方认为,活动注重拓展性、强调开放和公正,现场作画,不拘一格,孩子们的作品形式丰富多样,水粉画、素描勾勒、水墨画……活动为00后的个性与想象力提供展示空间,同时也凸显了南京孩子们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
交汇点·南京晨报记者 倪敏 刘莉

编辑:思源

公众号

开放时间

少儿读者区、成人读者区每日 9:00~18:00(周三9:00~11:30),24小时自修区全天开放(每周三11:30至次日9:00闭馆)。

咨询电话

咨询电话 (025)58800423

意见反馈